前省統計局發布的經濟數據顯示,一季度我省農業生產來勢良好,農林牧漁增加值同比增長8.4%。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、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,農業生產所表現出的確定性,為我們牢牢把握穩字當頭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,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底氣和支撐。
\r\n
\r\n

\r\n
\r\n
(近年來,藍山縣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,將智能溫控、無土栽培、立體種植等技術運用于農業生產,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。彭華 \r\n攝)
\r\n
一段時間以來,國內疫情多點散發,國際形勢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,但農業一直發揮著穩增長的重要“壓艙石”作用。從2020年的3.9%到2021年的10.4%,再到今年一季度的8.4%,我省農業的增速雖存在些許波動,但均高于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增速。疫情影響下,二、三產業遭受沖擊增速變緩,“三農”領域卻依然“身姿”穩健,充分說明農業基礎地位越來越穩固,鄉村振興的強勁動能正不斷釋放。
\r\n
農業生產在疫情沖擊之下依然 \r\n“逆勢飛揚”,源于從中央到地方始終堅持將農業作為重中之重戰略不動搖。此輪疫情發生以來,省委、省政府突出強調“不誤農時”,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,不斷打通農資供應、農機下田等春耕生產的“堵點”“難點”。從省領導專題調研農業機械化生產使用情況,到省財政安排4億元水稻保險補貼,無不傳遞出鮮明的重農抓糧信號,給農民種植以信心,給市場預期以鼓舞。一季度,我省早稻和大豆的種植面積均超過目標任務,生豬出欄增長率達到23.8%……魚米之鄉多姿多彩,盡顯我省農業發展韌性十足。
\r\n
\r\n

\r\n
\r\n
(4月19日,岳陽縣筻口鎮中心村,村民在農田里忙著整理秧苗,田間地頭一片繁忙景象。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辜鵬博 \r\n攝)
\r\n
“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?!焙鲜侨珖匾募Z食主產區、生豬養殖和調出大省、全國“米袋子”“菜籃子”“油罐子”的重要陣地,做好“三農”工作,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客觀需要,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。如果說以往更多談到的是“三農”作為“壓艙石”的作用,那此次疫情則讓我們更清晰地看到了農業發展的勃勃生機。近年來,我省提出 \r\n“糧頭食尾”“做優一桌湖南飯”等工程,打通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條,正是為了充分釋放農業的潛力和動能,為推動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贏得主動。
\r\n
農業穩則天下穩;農民安則天下安。農業是安天下、安民心的戰略產業。“三農”向好,全局主動,農業發展交出的亮眼答卷,是我們應對風險挑戰最大的信心。無論內外部環境如何嚴峻復雜,只要我們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,夯實“三農”這塊壓艙石,前進道路上便無懼任何風浪和考驗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版權與免費聲明
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:"湖南省益陽市廣播電視臺"、"益陽廣播電視在線"、"益陽電視新聞網"的所有作品(如文字,圖片和音、視頻稿件),版權均屬益陽廣播電視在線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 未經本網書面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
②本網書面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:"益陽廣播電視在線",違者追究責任
③本網轉帖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的正規網站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跟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
④如本網轉載稿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他問題,請及時和我們聯系。新聞糾錯:80085816@qq.com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